天天要闻: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涪陵:一季度引入两个百亿级工业项目,两大产业生态圈步入“快车道”
数读
涪陵一季度
(资料图片)
GDP增长6.7%,规上工业产值64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
新签约工业项目27个、协议资金385亿元
4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涪陵区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涪陵区新签约工业项目27个、协议资金385亿元,引进了赣锋锂业年产24GWh动力电池、青山实业年产30GWh动力电池两个百亿级工业项目。
涪陵区是重庆的工业重镇,近年来,该区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打造生态”,加快构建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生态圈,以集群式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手抓存量企业提质扩能,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推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一季度,涪陵区GDP同比增长6.7%,规上工业产值64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
在涪陵高新区青山瑞浦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经过300多台机械500多名人员的奋战,这里已完成前期场平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763亩,将建设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和固态电池,以及BMS电源管理系统开发、电池研发及测试中心等。
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产业生态圈,该区已聚集了青山瑞浦、赣锋锂业、吉利科技三大龙头企业,引入卡涞、联洋、幄肯等上下游关联企业,正加快培育轻量化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以动力电池、轻量化部件为特色,建设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其中,去年落户的卡涞科技是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家行业“独角兽”企业,项目首件产品已正式下线,创下了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加速度”。
“这与我们着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分不开。”涪陵区经信委主任高翔说,围绕“企业无小事”,涪陵区建立起“一项目一专班”闭环机制,在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涉企收费等环节推进流程优化再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譬如,在推动卡涞科技项目建设中,涪陵区实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不到一周时间,就为企业办好了审图合格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资料,加速推进了项目进展。据了解,卡涞项目一期6条生产线将于今年全部建成投产,二期24条生产线也将于年内正式启动建设,建设达产后每年将生产300万件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成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新引擎。
在化工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方面,涪陵区主要借力已有的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围绕华峰、建峰等老牌化工企业招大引强,延链补链,通过工业技改、技术研发等,将老产业做出新增长,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
走进位于涪陵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建峰集团,荧幕上的监控视频不断闪烁,工人们在电脑终端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控、校准。作为一家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牌化工企业,近年来,企业通过“点”上抓单机设备改造,“线”上抓生产线升级,推动机器换人,有效提升了车间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现在一个工人能干以前3个人的活儿。”厂区负责人田超鹏自豪地说,技术改造后,一线工人的人力成本降低了60%,生产效能却提高了3倍。
围绕产业数字化的集成应用,涪陵区抢抓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8个,总数保持全市区县第一。
为提升两大产业圈的科技竞争力,涪陵区还加快打造创新平台载体,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吸引到华峰新材料研究院、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卡涞科技复合材料(重庆)科创中心等一批研究院所落户。目前,涪陵华峰已率先攻克了己二腈“卡脖子”技术,实现尼龙66的国产化量产;万凯新材三、四、五期也陆续上马,将加快打造全球最大食品级PET生产基地。
高翔表示,接下来,涪陵区还将聚焦做大项目和做强企业双向发力、双轮驱动,促进有效投资释放新动能,推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千亿级产业生态圈。
标签: